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小醍在酒桌上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款名莊酒不值這個價,性價比很低。但有意思的是,他們會繼續去買價格很貴的酒,呼朋喚友一起喝完,然后又繼續說同樣的話……
名莊酒
呃呃~~土豪的世界有點晦澀難懂!
說這樣話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態呢?
是他們喝過了太多名莊,早已厭倦?
還是名莊酒真的性價比很低?
不如先來看看喝名莊酒的四大“怪圈”吧!
第一類:“到此一游”型。
這些人都是抱著“到此一游”的心態去喝名莊酒的,就好像在“集郵”一樣,只在乎“曾經擁有”,他們見到這些名莊酒的一麟半爪的面目后,然后就馬上下判斷,說這款酒不好。
這種行為,就好像在電影節的首映禮和某個明星拍了張合照,就到處和別人說自己認識這些明星,而且還要強調這個明星真人一點也不漂亮,以顯示自己“見過世面”。
紅酒
第二類:“貴的就是對的”型。
他們喝名莊酒的概念與目的是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比較和判斷,去享受品味一款名莊酒的內涵,所以覺得買貴一些的酒,準沒錯吧!
這就好比一個人去市場買菜,一定只買貴的菜,而不去看看那菜是不是自己想吃的,是不是當季時令的。大家都覺得可笑,但是很多人的確就是這樣干的。
拉菲
第三類:“墻頭草”型。
這一類人,他們是用眼睛來喝酒的,一見到大牌就兩眼放光,喝完還會寫出一大堆可能連專家也聞不到的味道,發到朋友圈上去炫耀自己卓越的品位。
但是這些人的行事風格更像是“墻頭草”,一旦有個專家出來稍微反駁一下,他們馬上就會見風使舵,很快就又能夠寫出一大堆這款酒為什么不好喝的理由。有時候想想也真是挺佩服他們的。
橡木桶
第四類:“酸葡萄心理”型。
這些人總是在各種場合高調表示自己不喜歡名莊,但一見到名莊酒,馬上如“條件反射”一般,一杯接一杯地倒,一邊喝一邊說我其實還是喜歡性價比高的酒??!
我覺得,這些同志真的很可愛,又要喝名莊酒,又要立個牌坊表示一下自己的“個性”。
名莊酒平臺
名莊酒之所以價格較貴,最主要的是其酒質比較高、結構好、骨架好。葡萄酒的結構由酒精,酸度,單寧和甜度組成,四大元素的狀態和相互反應構成了酒的架構。結構好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具有大酒風范、堅固、扎實。另外一個也很重要的方面,名莊酒都具有出色的、長久的陳年能力。
所以,在葡萄酒行業里,用值不值和性價比來衡量名莊酒是沒有根據的,每一瓶名莊酒都凝聚著釀酒師匠人般的心血與智慧,都傳承著古老又天然的釀造技術,而這本身就是無價的。

滬ICP備16042859號